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月17日至18日,全省文物宣传工作通联会议在杭州召开。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文物局综合处处长杜毓英主持会议,各设区市、县(市、区)信息直报点、省级各文博单位及局机关各处室宣传联络员参加会议。 会议充分肯定2017年全省文物宣传工作取得的成效。2017年,在全省各级文物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文物系统在宣传工作机制、专题宣传、媒体宣传、宣传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服务...
4月18日“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颁奖在北京举行,6个重要古迹保护项目获此殊荣。其中,由浙江文化遗产保护企业浙江双林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理学院文物保护工程,以其出色的遗产保护理念、科学的保护手段夺得该奖,这是我省首次获得这个文物保护领域的最高奖。 武汉大学理学院是我国近代大学校园建设的典范之作,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为保护这一优秀的建...
4月18日,景宁畲族服饰馆开馆。畲族服饰馆位于畲族博物馆对面,是博物馆一个展厅。分为缘·源、渗·意和臻·新三个单元,分别展示传统畲服、畲族服饰工艺、和现代时尚服饰。 值得一提的是畲族服饰馆增设大师工作室、穿衣体验的多媒体互动装置和工艺品展示销售,全方位推广和传承畲族服饰和制作工艺,实现游客“游购”的享受。
继大运河文化研学之旅打响以后,中国水利博物馆又推出以“家乡的运河 中国的运河”为主题的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4月15日,联合萧山日报组织了一场小记者专场活动,26名小记者踊跃参与。 此次研学实践活动,共分为历史小课堂、知识小考验、漕船小工匠三大环节,科普老师给小记者们上了一堂知识预热小课程,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娓娓讲述了家乡京杭运河的历史由来与基本概况,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与内容引人入...
除了亮丽的中西方服饰,中国丝绸博物馆织造馆内形形色色的织机想必也让第一次走进这座西湖畔的博物馆时的你眼前一亮过吧。 今年5月,这些织机将迎来全世界的“同行”,中国丝绸博物馆本年度的首场大展即将亮相,主题正是这些织机。 在4月17日下午举行的“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展新闻发布会上,馆长赵丰作为策展人,介绍了这个多少有些史无前例的原创大展。 他表示,“神机妙算—...
古往今来,浙江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成就。沧海桑田,循迹先祖们留下的丰厚历史文化遗迹,我们方能感知历史,体悟先民创造的不朽传统文化。 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浙江省数量丰富的不可移动文物不仅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其蕴含的文化之根、历史积淀更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从本月起,本端将定期推出镇馆之宝特别篇——浙江宝藏,为您讲述浙江省不可移动文物的精彩故事。...
康熙朝青花瓷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造型千变万化,工艺细致精巧,色调青翠欲滴,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同时期的素三彩,亦是名重一时十分珍贵的品种。所谓素三彩,属瓷器低温彩釉品种之一。因以黄、绿、紫、白等彩料为主,不用红彩,故称素三彩。其工艺是在瓷坯上先按预定的图案进行刻划,待坯体干燥后以高温烧成无釉的素瓷,再将作地色的釉浇在涩胎上,待其干燥后,刮下花纹图案中应施其他色彩部分的地釉,然后填上所需的色彩...
明代永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的繁荣,我国青花瓷器在经历了元代和明洪武时期的发展阶段之后,此时青花瓷已逐渐成为制瓷业中的主流产品。自永乐三年 1405年)始,明永乐皇特使三宝太监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又带回了已中断几十年的外国钴料“苏尼勃青”,使青花又重新披上了艳丽的色彩,故在永乐时期便有“诸料悉精,青花最贵”的说法,永乐时期迎来了青花瓷的黄金时代。 时代的前进,社会的...
该壶通高18.5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12厘米,敞口,平底,瓜楞形腹,九楞短流,浅灰色胎质,青釉,釉面开片匀称,但有几处气泡,并且有米粒大的剥釉多处,釉下褐彩字体可见渗于胎骨,同样可见片纹,从胎釉、造型及诗文题记来看,这是一件典型的晚唐时期长沙窑产品。壶上题诗是: 忽忆边庭事,狂夫未得归。有书无寄处,空羡雁南飞。 “狂夫”,女子对丈夫的昵称,唐代民歌中多用此语。诗写的是丈夫戍边,久...
该盘高6厘米,口径34.5厘米,足径20.5厘米,盘敞口,弓形壁,双圈足,底部青花双线圈内绘花押图记。盘内满画火焰云五彩侧面立龙图。该龙面目苍老,昂首舞爪,张嘴伸舌,神态凶猛。康熙时期画龙,龙头大,上颚短,下颚长,鬃发分束向后。龙身常见扭曲成弓形,其腹有一段下坠,腹部画成似蛇腹形。龙鳞密集立体感强,龙爪伸展舒张,龙尾强劲逐渐收小。四周的云纹画成火焰状。 此盘构图突出侧身立龙巨幅大幛。立龙周身...
此杯高10.2厘米,口径13.1 13.4厘米,略有变形,底径4.5厘米。杯外壁绘一条飞腾的巨龙(图1),逶迤盘曲,四足三爪,细颈长身,龙鳞画成斜方格状,为典型的元代龙纹画法。釉里红发色红黑色,这是元代釉里红的常见发色,说明当时釉里红还处于初创阶段,烧制还不很成功。另外,如用5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绘有釉里红的地方,有少量气泡中充满着乳白色、橘黄色或蓝绿色的凝固物,而不是透明的空气泡。我观察了数十件...
脱胎漆器系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以其造型轻巧、美观、耐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而著称于世。据史料记载,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至1936年,我国脱胎漆器作品曾先后参加巴拿马、美国芝加哥、圣路易斯、法国巴黎、日本东京等国际博览会,并多次获金奖。 笔者藏有一件民国时期的“脱胎漆器胆瓶”,高23厘米,腹径10.2厘米,口径6厘米,撇口、削肩、鼓腹、圈足、黑地彩绘描金,轻巧坚实。许是...
笔者藏有一件“天启年制”的青花龙纹炉式瓷砚,高8厘米,口径10.6厘米,腹径12.1厘米,足径8.5厘米,器型端庄别致,圆墩式弧形三足。胎体较重,釉色白中含青,青花色泽蓝中带黑色,足心以青花书写“天启年制”四字行书款,呈黑蓝色。瓷砚正面露胎无釉,胎质细腻,周围有1厘米宽的沟槽,供储水磨墨之用。 此器口沿下内凹处饰一圈青花回纹,腹部以青花绘两条飞龙在云中荡游,青花色泽青中带灰色,略有深色斑...
皮球花纹起源于隋唐的团花纹,多以模印手法制作,明清两代再度盛行,表现手法主要有青花、粉彩、斗彩、珐琅彩等。清雍正、乾隆朝的皮球花更是布局自由活泼,花纹多样,颜色各异,像散落的绣球。而瓷器也因皮球花纹的繁多而名贵,这种清代人称为绣球纹饰的瓷器当时就受到达官贵人的青睐和推崇。 皮球花纹就是散点构成法,即画面由许多随意零散分布的点状图案组成,显得特别轻松活泼,不拘一格。它是现代美术设计常用手法之一...
如图所示是一品洪州窑青瓷杯,杯造型为一犄牛首,双目炯炯,是那种乡间常见的大水牯。杯长12厘米,口径6厘米。整个器物以满布莲花瓣为主纹饰——是唐代精雕细琢的金叶式莲花,而不是南北朝那种大片样式。釉是洪州窑的最佳玻璃釉色,黄中见绿,凝如滑脂,积釉处莹润若翡翠,其典雅华贵非语言可以形容。观其造型,具有大唐与中亚结合的典型风格,经专家鉴定,此物为唐代罕见的兽首酒盏,亦称之为青瓷牛首杯。与之同样类种的兽首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